56 我感知到的世界樣貌 #捷克日常
在三毛《雨季不再來》這本書中讀到:「一個聰明敏感的孩子,在對生命的探索和生活的價值上,往往因為過份執著拼命追求,而得不著答案,於是一份不可輕視的哀傷可能會佔去他日後許許多多的年代,甚而永遠不能超脫。」我打下的註解是:整段深深共感,唯不覺得自己聰明。
循環播放聽到蔡健雅的失物招領,想起那是曾經循環超過三天的歌。「總不能丟一次,後悔一次,學會在擁有時予以重視,熱烈真摯、不再合適,才發現懂得一詞有了延遲。」
記得那是冬天的日子,那時候應該正在嘗試讓自己的冬天過得好一點。嗯,真是個喜歡夏天勝過於冬天的人,我的心情穩定度總是會在夏天勝過冬天,但創作靈感卻又是後者勝過前者太多,真是矛盾 TT。但這個在捷克的冬天,好似讓我對冬天改觀了不少,理感平衡得還可以,理性處理日常多種面向的抉擇,感性轉譯生活的動態意義。
整理文字紀錄的 2024 冬天,似乎也延續了去年在交換時的狀態,感謝自己擁有能夠切換不同狀態的能力,如此一來,我所能夠感知的世界很寬闊,有兩份徹徹底底不同的樣貌,理智和細膩、事實和觀點、堅強和脆弱、積極和悲觀、沈穩和躁動、大喜和大悲,外放和內斂,建築成我的情緒邊界,一來一往之間,廣闊閾值,我不再因為一件突發小事影響心情、不再只專注在自己的悲傷難受、不再純然受到情緒指引,任憑情緒流動,選擇一個適當的區間,好好感受,然後放下。還在學習的道路上,但很開心自己這樣的改變落實在生活裡,肯定自己和接受稱讚對我來說真的好難好難,太難了。
喜歡踩在前人踏過的雪地上,當時還沒有買雪靴,總覺得這樣比較不會弄濕鞋子,也比較不容易滑倒,而且,也真的比較有安全感。其實人生似乎也是這樣吧,看著誰誰誰的光彩前程,默默複製相似的道路,活出一樣的人生、考入好大學、最好再讀個研究所、進入人人稱羨的公司、比誰的公司福利更好、追求月薪年薪的數字、財務自由、人身自由,好像才能夠交出漂亮的成績單,才夠優秀、才是成功。
真的是這樣嗎?
是不是很想說不是這樣的、才不是,但其實每個人的內心,還是依循著這樣的軌跡在繪製成自己的人生,還是會朝著人多的方向前進,還是想成為社會大眾眼光中成功的代言人,因為特立獨行的滋味實在不好受,如果不是主流定義的成功,就算自在,也過於孤獨。
人終究是孤獨的,卻又渴望被群體包圍簇擁,真是矛盾啊。